未来一年,这些城市不要碰 #2021.7.30
如果未来的中国,只剩下20个核心城市。请问会是哪几个:
第一梯队:北上深广
第二梯队:杭南津渝
第三梯队:郑州,武汉,成都,苏州,合肥,长沙
第四梯队:西安,昆明,沈阳,青岛,福州,宁波
名单或许有争议,尤其是后几位。但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。
7.20郑州大雨之后,我们发了一个帖子,“未来一年,郑州楼市回避”。
其实,我们举个例子。 “未来一年,郑州二手车市场,彻底总崩盘”。
未来一年,郑州的二手车,肯定是全完蛋了。
原因为何,大家也很清楚,“泡水”了,泡水车。
就算业主信誓旦旦,拿出“证明”,证明保证不是泡水车。
可是,谁信呢。
又有谁,可以克服这个“信任”问题呢。
同样的道理,我们来看“郑州楼市”,尤其是期房在建市场。
地基,你挖了一个大坑,堆放了很多材料。
水泥,浇灌,融结。
可是现在,大雨洪水来了。整个工地,估计全部被水泡过一遍了。
谁知道你有多少电器短路,继电器是否要全部更换,几千万的成本谁来出。
房子虽然不是汽车,理论上来说,不怕水浸。
可是在水里泡久了,日销月蚀,终究不好,对“期房”打击尤其大。
其道理,和买“凶宅”是一样的。
你需要证明,“彻底”地没有质量问题。
“消费者信心”的恢复,至少需要一年时间。上千万的交易,谁也不希望“质量”纰裂。
至于说“重建”,金融刺激计划。 武汉去年这么大的“疫情”,也没见派几颗糖吃。郑州就自力更生吧。
二)南京回避
我们第二个要划掉的城市,是南京。
北上深,本来是同一个梯队。
南京杭州,本来是同一个梯队。南京非常强,号称“中国第五城”。
但是目前,中国第五城的称号,毫无疑问已经被“杭州”夺取了。
北京只有深圳一半价格。
南京只有杭州一半价格。
无论从本身“实力”的基本面,还是历史以往走势,“50%”比值都是不合理的。没可能差这么远。
2021年下半年,业内普遍看好的“洼地”城市,北京南京。
“灰犀牛,黑天鹅”,我们生活在一个怪物复苏的年代。 投资中的风险,越来越不可测。
一箱印度货物,一个扫地大妈。
南京“疫情”如此严重,接下来三个月,可预期的是居家封锁,KTV关门。
人心惶惶,大家忙于生存保命之余,你和谁去说投资赚钱,布局未来。
显然没有人关心房子。
三)回避名单
如果我们继续考察前20位城市的话。
深圳刚刚涨完,目前调控最严厉期,成交量跌到冰点。
上海一轮涨完,基本面非常老龄化,天津化。我对上海极度悲观。
广州主体涨完,边缘地区仍有补涨。例如荔湾不知不觉到了5W多。
杭州刚刚涨完,主升浪结束,明星板块不再建议追涨。周边落后板块可关注。
武汉经历了现场调查,目前整体气氛仍非常偏冷,只有“光谷东”等少数板块有热度。
天津踏过五年熊市,估计仍需要二年熊市。创下“大城市不景气”最高纪录。
福州快撑不住了,安慰福州网友,“2023年我们来救你”。
沈阳受恒大拖累,恒大盘在砸场全城。
长沙是最受外界误解的。长沙虽然有“控盘”,指导价每年提高不超过 15%,可你架不住他年年调啊。长沙房价远比外界传颂地贵,目前已超过了重庆。
北上深广
杭州,南京,天津,重庆
郑州,武汉,成都,苏州,合肥,长沙
西安,昆明,沈阳,青岛,福州,宁波
目前我们手里,就这么一个清单。可能还要划掉一些城市,人手有限,没有时间一一尽调。
随库八月初,计划做一个团购。猜,哪个城市?
即将暴跌?这种天价房产,遭遇致命打击!
1、市、区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婴幼儿照护托育体系,建立3岁以下分层照护托育模式,培育标准规范、收费合理、便民利民的普惠性托育机构,降低市民生育、养育、教育成本。 2、市住房建设部门应当依法规范租赁市场秩序,建立房屋租赁参考价格制度,引导房屋租赁当事人合理定价,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。
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,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,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、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、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。
重磅!最高层会议召开,楼市定调了!
凭票买房!降价被查!楼市,把人干懵了
这次,决心真的很大!
西周简史(试阅版) #J490
一)西周简史
本周开始,随库“内部会员”的小伙伴们,应该开始收到《道典正义》第三批纸质资料了。
《道典正义》讲兴亡,只讲真正的大事。
西周是一个没有“会计”的国度,没有数学,也没有文字。
统治如此巨大的“君权”,天子根本无法管理遥远的外省。
从头到尾,姬室始终没有一套“量入为出”的体系。而“支出”却是刚性的。
诸如军费,王室,叛乱……
面对财政亏空,周王室唯一可以做的,是“卖家产”。
整个周王朝,呈现一种“卖家产--江河日下”的局面。
从西周的初期,成康之治--->穆共中期--->厉宣后期
周幽王被出卖--->东周建立
东周继续衰弱--->周桓王大败--->二周进一步分裂
整个800年历史,周室持续分裂,越玩越小。不是没有明君,不乏励精图治。
“制度”决定国运。
(决定性的周桓王)
二)史书
在中国历朝中,“西周”是故事最少的。
很多中国学生,只知道开局一个“封神榜”,闭局“烽火戏诸侯”。
西周“史料”少,这种落笔的最主要原因,当然是哥哥的孤陋寡闻,才疏学浅,井底之蛙,肤浅浅薄。
除此之外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中国的“信史时代”,起源于BC 841年。
十任帝之前的史料,是没有记载的。
BC 841年,周厉王为了增加“军费”,在镐京大肆搜刮,引发了“国人暴动”。
诸贵族赶走了国王之后,请来了“共伯和”来集体领导。
进入了“无王时代”。
(耶经:以色列人想要一个王)
鉴于王政缺位,贵族们生怕“领导班子”搞小动作,便要求“把所有的事情记录下来”。
设置了“史官”。
中国从此进入了“信史时代”。周厉王之后,每一年的事情,都有“史官”进行专业记录。大错不差。
“四大古国”之中,华夏萌芽并不算早。
但是“史实”记载,却远远比另几国丰富,千年之前清晰可查。
和国人暴动,“信史时代”史官的设立,有很大的关系。
进入了“春秋”之后,诸侯各国都有自己的“史官”。
例如儒家著名的《春秋》,关羽常读的那本。其本质,是鲁国的“国史”。
孔子后期担任的官职,便是鲁国的“国史编撰”。
《春秋》在孔子手中成型。并因儒家经典,而流传了下来。
另一册影响中国历史巨大的,是《竹书纪年》。
《竹书纪年》的本质,是魏国的“国史”。
战国七雄,其实都有自己的“国史”。甚至更多的小国,也都有自己的国书。
最主要的原因,在于秦始皇的“焚书坑儒”。
那一场大火,把绝大多数的“正书”都烧了。
江湖传言,秦始皇其实留了一个底。在咸阳的档案馆里,另有一份副本。
《春秋》因为是儒家经典,在日后的“鲁壁藏书”事件中,被保存了下来。
《竹书纪年》则是因为盗墓。西晋人掘魏襄王的大墓,无意中发现了陪葬的国书。引发了西晋思想界的地震。
周王室作为天子,也是有自己的史官和“国书”的。
遗憾的是,周厉王之后的纪年,一样没有流传下来。
目前的西周史料,主要零散分布在《史记》《战国策》《吕氏春秋》《南华经》《墨子》《韩非子》《春秋》《谷梁传》《公羊传》《左传》等,只鳞片爪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特例:《穆天子传》。
西周的第五位君王,周穆王,他专门有一本特写的传记,八千字,流传了下来。周穆王和爱姬的故事。
所以他的八卦,特别地丰富。
三)公开篇
《道典正义》只写兴亡和大事。
西周具体的历史,并不是很重要。
我想了很久,觉得“西周简史”这一小节,算是岔出来的。
可以作为参考阅读。但完全跳过,也没有大的问题。
所以我单独给了它们一系列的编号,#J492,#J494……
编码上低了一个等级。
同时,这一系列的文章,会放出来作为“公开阅读”。
西周简史 --- 昭王 #J492
一)周昭王
前五帝 |
后七帝 |
0)周文王 |
6)共 |
1)周武王 |
7)懿 |
2)成 |
8)孝 |
3)康 |
9)夷 |
4)昭 |
10)厉 |
5)穆 |
11)宣 |
12)幽 |
周王朝由姬发建立。
儿子,孙子,锻造了传说中的“三大盛世”之一:成康之治。
但四任帝,昭王的手里,他已经明显发现不对了。
“二个傻瓜糟老头子,快把家底败光了”。
当时周天子,有“十五”支军团,大约40000人的常规军力量。
周六师,殷八师,虎贲近卫军团。
周天子承担了东线,东南线,针对“淮夷”,徐夷的抢地盘斗争。
这些战争,消耗了周王室大量的实力。
却没有获得好处。
因为“分封制”的固有缺陷,新打下来的土地,和王畿并不接壤。
哪怕在东线,东南线,抢下再大的地盘。也只能分封给王子,王孙,有功的将士。
天子本人,却是越打越穷的。
姬发伐纣,从“商朝”手里抢下了大量的土地。
无穷无尽,一直到东部的大海。
周王室的“支出”,主要是以“土地支付”的方式。
王室既然没有钱,褒奖有功战士。但是可以分封诸侯,封赏采邑,一样可以堵住“将士”的胃口。
经过了“成康”二代君王的挥霍,八方满意。
到了周昭王手中,他渐渐觉得,有点撑不住了。
周王室的家底再丰厚,也禁不住40年无休止的分封。
周昭王盘算了家底之后发现:
家产还是很丰厚
但还是要省着点花了。
这样子,是不是有点象奥巴马时代的美国。
二)亲戚
周昭王26岁即位,史书说他容貌俊美,是个美男子。
又是嫡子嫡孙,继承帝位,前途一片美好。
昭王元年,先按惯例,打了二次东夷、巢侯。
昭王十四年,他定下了一件规矩:
仗还是要打。但不能继续打“意气”之战,无谓之战。而是要有战略意义,呃,具体点说,就是“抢钱”。
请问,假设有一个人,十分之勤奋。
全村的农民,突然出了一个凤凰,成了企业家。
不仅自己赚了大钱,而且“带领全村人”致富。
把家里亲戚,都安排了工作。沾亲带故的,每人送一辆拖拉机。
平时你去凤凰家里蹭饭,打点秋风。
偷吃他们家的红烧肉,还捎走二个锅盆。
突然有一天, 凤凰说“大家不能这样吃了”。
老板家里也很困难。
大家一起,勒紧了裤腰带,群策群力。以后出门做业务,全村人都要出力。
请问,三代八宗的亲戚,吃你的,喝你的,“成康之治”享福了几十年。
亲戚们会怎样反应,
会不会主动反思“感恩的心”
很快,针对“周昭王”的谣言就出来了。
据说他“王政不修”,行为失德,以至于:
夜清,五色光贯紫微。
天大曀,雉兔皆震
三)铜绿城
昭王把他扩张的方向,放在了南方。
如前所述,周王室从头到尾,也没有建立起“合格的财政体系”。
他们始终没有学会从“农民”身上捞钱。当然,当年也没几个农民。
周室的起家,来源于“姬发伐商”,这是一次偷袭。
一战而得天下,宛如暴发户一般,赚了千百倍财富。
人是会有路径依赖的。周室的子孙,当他们败家产,败到渐渐吃紧的时候。
他们最容易想起的“操作手法”是什么。对,还是出去抢。
人无横财不富。
去哪里,再找“商纣王”这样一块大肥肉呢。
周昭王对着地图,左思右想。最后把方向放在了“湖北鄂州”。
还记得二百年前的盘龙城么。
商朝这么原始初期的格局,不惜千里交通之遥,死活要从河北,一口气打到武汉。
为的,就是武汉门口,有一个巨大的露天高品质铜矿:盘龙城。
在古代,铜既是金属,又是武器,还是货币。
铜就是财富,就是Cash现金。
虽然“盘龙城”露天矿采光了,后来居住点逐渐消亡。
但是矿这种东西,本身讲究的是“矿脉”。
地脉连成一气,可能纵贯百里。
盘龙城采光了,距离它不远的地方,又发现了另一个巨大的铜矿矿山。
湖北大治市的:铜绿山铜矿。
周桓王的南征,带着明确的“战略目的”。无论怎么看,都算得上一位明君。
当时昭王南征的,并不是后世的“楚国”。
而是“楚地”的一些蛮夷,荆夷,楚夷。
这点在史学界是公认的,没有争议的。
因为仅仅昭王死后十几年,“周王室”就和楚国组织联军,共同进攻崛起的徐偃。
如果是“君父之仇”,那是无论如何,不可能合作的。
四)昭王南征
西周第四位君王,带着史无前例的“强大武力”。整整六个师团,周六师全军出动。
当时东方诸国,无论齐鲁晋卫,最多只有一个师团。列强都无法抵御如此强大武力。
倾六师出征,仅仅是打“荆楚”的蛮夷。结果自然是毫无悬念。
(第一次出征,捕获到了犀牛)
“周昭王”南征,极为顺利,很快度过了汉水,襄樊,一口气打到长江流域,占领鄂州。
在“铜绿山”,抢到了大量大量的铜器。狠狠发了一笔横财。
据说贵族们都极度满意,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,及分赃。
周昭王发动南征之战都可以看到最终的目的地是铜绿山,铜绿山位于湖北省大冶市,这里是商末周初著名的产铜之地,1973年在湖北大冶发现了铜绿山古矿遗址,这里发现了整套的采矿和冶炼青铜的设备,有冻铜炉7座,采矿井及巷道360多条,整个地表还有炼铜废弃的铜渣40万吨,根据专家估计,这里产出了铜制品达12万多吨,这是迄今为止发现保存最好、最完整、规模最大、铜冶炼水平最高的古铜矿遗址。
周朝大军“返回”之后,仅留下了一支小部队,来驻扎铜绿山。
于是,昭王十九年,又组织了第二次南征(有一种说法第三次)。
抢劫的战利品更多,铜器据说,多到船都装不下了。
回程走到夔国(秭归)时;
昭王就死了。
周六师全军覆没。
天下最强大的无力,无敌舰队,全军覆没。
五)昭王之死
整整六个师团,可以从海南岛一直打到松花江;
周昭王就这样带着他的无敌军团,不明不白地死了。
而且这件事,成了历史上的一桩悬案,一直到今天,都不知道答案。
我们只知道:
1、周昭王死得很不光彩。“为尊者讳”,所以周朝的史书上,绝口不提原因。否则一定可以写“病死”的。
2、周昭王的死,得到了镐京高层的一致默许。因为嫡子姬满,立刻在镐京高高兴兴地即位了。甚至都没等昭王尸体运回来。
3、这件事绝对和楚国无关。周王廷,也没有对任何国家,采取过报复行动。
4、南征停止了近五十年。
周昭王十九年,周昭王统军由千地出发,逾散关,顺汉水而下,溺死于水中,六师将士俱葬江底。辛馀靡负昭王尸上岸,又反救蔡公。王师北归宗周后,周公封辛馀靡为西翟(今甘肃陇县)侯。
对于周昭王的死,历史上主要有二种说法:
1)地震说。认为镐京的鸡犬不宁,是地震的前哨。而且“六师将士俱葬江底”,能造成这么大规模无敌军团,全军覆没的,只可能是地震级别的“天灾”,山崩洪水,而不可能是人力。
2)鱼胶说。鱼胶说认为,工匠用鱼胶作为粘合剂,缝合船板。到了长江水中,鱼胶渐渐融化,于是船身解体。这是内河航运,常见的板刀面手法。
注意后半句:“辛馀靡负昭王尸上岸,周公封辛馀靡为西翟侯”。
辛馀靡是王的“车右”,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位;
而是大大心腹。
后来的车后,直接演化成了禁卫军首领,一国诸侯。这就是大名鼎鼎的“虢”国
古代的“战车”,核定是三个人。
一个主将,一个车夫,一个持戟。
昭王身为“天子”,当然不用亲上战场。
但是“车后”,依然大大紧要。因为他“真是”驾车的。
昭王虽然不用打仗,可是他要打猎啊。
校阅典礼,日常巡视,王都是坐在战车上的。“车右”就是他最心腹的人,保镖兼司机,把命托付的后背。
周昭王溺死之后,辛馀靡拼了命,把昭王的尸体抢救上岸。
他最后被封在了翟。
翟是甘肃陇县。在汉武帝没有“通西域”之前,真的是遥远如天涯海角一般的地方,和流放无异。
先皇最信任的亲信,又救回了昭王的尸体,却被封到“戎狄”之地。
他究竟知道了什么;
又要封侯,又要赶走远远地,永远保守秘密。
六)结语
昭王就这样死了。他是西周第一个想“扭亏为盈”的君王,也是最接近的一个,抢到了铜绿山。
但是他死了,连带着六支最庞大武力的无敌军团,死得不明不白。连被谁坑的都不知道。
接替他的,是嫡长子姬满,五任帝穆王。
穆王最先要做的,是重建“周六师”。
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。
就象房圈的穷鬼遭遇抽贷,除了苦涩,还是苦涩。
(知名不具,泠夜辉,2021年8月3日暮)
水库房产微信大群目前是从1群到59群。1群又称元老院。主要是水库元老在里面。目前还有名额的可免费加 入的只有59群。大群
▲来源:证券时报
西周简史 --- 昆仑圣母 #J495
《古本竹书纪年·周纪》载,穆王北征,经过千里流沙之地、千里鸟憩之地。
一)西王母
穆天子是西周的第五位君王。
他父亲周昭王26岁即位,昭王二十年死的时候46岁。
周穆王作为长子,即位时不可能小于30岁。
周穆王十四年,穆王西征,他见到了“西王母”。
传统的“八卦杂志”,总是歌颂“周穆王vs西王母”的爱情。我翻翻知乎上的女权文章,简直要昏过去了。浪漫,花痴。
(知乎女权痴呆)
其实你仔细算算年龄。“周穆王”绝对不年轻。
他见到周王母的时候,至少是一个45岁的老人。在远古周代,孙子都一堆了。
谁会喜欢一个,45岁的糟老头子。象哥哥这么老。
生活不能自理。
周穆王的下半辈子,的确在“昆仑山”待了很长的时间。
甚至有可能,整整20年都没有回到镐京。长住昆仑山。
史书说他“不恤国事,不乐臣妾,肆意远游”。
不在镐京处理国事,不玩宫殿里的姬妾,整天待在极西处的昆仑山。
最严重的时刻,甚至激发了“徐偃王”之乱。
周穆王要乘坐千里骏马,飞快赶回来平叛。
因为天子不在镐京,别人觉得有机可乘。
但是周天子真的“沉迷”西王母的美色么。对于一个45岁的老头子,肯定是不可能的。
二)昆仑山
我们打开地图,搜一下“昆仑山脉”。
如图,“昆仑山”的真正位置,是在青藏高原内部。
二端连接,阿里无人区和唐松乌拉山,人畜绝迹。
在技术发达的今天,“横穿无人区”,“七十七天”,每年都要埋好几个驴友。
最关键是,从西安到昆仑山:
你首先要翻越祁连山
穿过柴达木盆地,大沙漠
才到昆仑山脚
在3000年前的周朝,任何一支1000人以上的大型队伍,“翻越祁连山”纯粹就是找死。
你后勤怎么补给。
一场暴风雪,就能让辎重完全损失。又不是一二个英雄,可以靠打猎,采摘维生
所以显而易见的,周穆王到访的,并不是昆仑山。
而是祁连山。
西王母住在祁连山。
三)祁连山
穆天子为什么要去祁连山。
因为他穷,因为他要去开宝箱。
西周始终没有基于“农业地租”的财政体系,他也没有这个算术,甚至没有文字。
痛苦的财政压力,支出刚性。
逼着西周王室一定要去“找钱”。
周灭商之后,“分封”的诸侯,基本都在东侧,东南侧。
“成周”再向东南的扩张,是为他人做嫁衣。
和王畿连不起来。
最终都送给别的诸侯。
周昭王南征,六师尽丧。亏到底朝天。
周穆王北伐,和犬戎打到血海深仇。最终只获得“四头白狼,四头白鹿”。
一顿啤酒海鲜便吃完了。
所以他只能“西征”。
周是第一个王朝,中国大陆的版图,在他眼中完全是“迷雾”。
地图没打开的。
站在我们今天的位置,哪怕是一个小学生,也可以心存怜悯地和“周穆王”说:
这个所谓的“西中国”,往往以一隅之地,仅仅靠长安的人力,能征服“六国”。把山东诸国,打得满地找牙。
秦,汉,唐,隋,前秦,北周,都是以“关中”起家,最后夺取天下。关中的实力,毋庸置疑。
但是“西中国”这么强,严格地说,却是只有“长安”一座城池。
甚至可以说,长安以一己之力,征服了全中国。
西安以西,地瘠人穷,人口稀少,无足轻重。
中唐以后,凤翔府(宝鸡)勉强算一方重镇
西安以西,没什么“良田”。
没有优质大型的平原,盆地,形不成核心城市,也形不成国家。
“周天子”即使可以征服一些荒郊野地。
“分封”给随从将士,亦不过聊胜于无罢了。
史书上说,穆天子“行程万里”。
虽然“万”是虚数,并不是真有10000里之遥。但穆天子“行程”之远,探索深入未知之境,却是毫无争议的。
穆天子走到了极远极远,至遥之处。
穆天子见到了雪山。
因为见到了雪山,众人以为是“昆仑山”。
昆仑山是万山之祖,龙脉祖源,也是众神居住的地方。
西王母豹尾,虎齿,有三只青鸟服侍。
如果我们问,“离中国大城市最近的雪山是哪里”。
有人回答是成都,四姑娘山。
咳咳,这就是抬杠了。
让我们看回这张图:
周王室一路西征,沿着河道顺行,最可能见到的“雪山”是祁连山。
这里面,有一道很基础的“地理”题:
华夏农耕西扩,最西一块农牧交界处,是哪块耕地。
答案是:西宁。
兰州平原,虽然狭小,是近东第二块平地。宋、明边界。
湟河平原,降雨约370毫升,是最后一块农垦地。再往西就是沙漠。
如果穆天子西巡,无论如何,他也不可能翻过“日月山”。
过了青海日月山,就进入了“牧区”,基本没有农垦价值。
而沿着“渭河—黄河—兰州”一路西行。
最后你能见到的,最美丽,最宏伟壮观的,雪山是祁连山。
后世“张骞通西域”,汉人大开眼界。
张骞之后,才有“甘肃省”,才有河西走廊。显然,之前中国人“开地图”,不知道甘肃走廊。
到了西宁/兰州这个位置,穆天子见到的,唯有祁连山/巴颜格拉山脉/秦岭余脉。
无论如何,这样的“雪山”,绝不是以西周的工程能力,所能够通过的。
四)天之尽头
如图,“大雪山”的特点,是延绵无际。
向西,延绵不知几万里,看不到尽头。
向东,延绵不知几万里,看不到尽头。
当“一心搞钱”的周穆王,来到如此皑皑雪山脚下,他的内心是绝望的。
因为周穆王的目的,是“寻觅土地”。
寻觅一块,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。
西周的财政,一直处于亏空中。
每一年都在亏钱。
周昭王“尽丧六师”,更使得王室的财政危机,雪上加霜。
周穆王离开繁华的镐京,踏过了遥远的宝鸡,渭水走到尽头。换陆路切换至黄河水域。
黄河,再到兰州,到西宁。离家已有万里。
他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,走到了世界的尽头。
然而他看见的,竟然是………世界屋脊!
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啊。
那一刻,周穆王天旋地转,内心是崩溃的。
因为神智错乱,他甚至妄语昆仑山中住着西王母。
妄言“琼台瑶池”,仙丹清秀,隽福永享。
此后,穆天子一直住在了“帝国的西部”。
他在祁连山脚下,住了整整二十年,始终未回镐京。
只因为“徐偃王”闹得快翻天的叛乱,才赶回中原。
他在寻找什么,我认为他在寻找“隘口”。
五)隘口
隘口是什么,如图。
隘口,就是穿越山脉的方法。
芒芒雪山,东不知几万里,西不知几万里。
雪山如此高耸,理论上是不可穿越的。
对于“大型地面部队”,任何一座>1000米的高山,都是不可通行的。
但是,在某些情况下,地理科学中,偶尔会出现“隘口”。
哪怕是平均海拔4000~5000的超级高山,在“二山夹壁”之中,也有可能出现“隘口”。
隘口,岬口,海拔甚至可能不到1500米。
等于是在一道“不可穿越”的壁障之外,增加了一个“甬道”,虫洞。
通过隘口,大山的二边可以交通。
穿过隘口,迎风坡降雨极大。植被极大茂密。
可能富裕百倍。
对面或许就是“流淌着奶和蜜”的土地。譬如,印度大陆。
对于“周代天子”,隘口是一个“灵魂印记”,从小烙印,永不可忘。
因为他们是陕西人,关中人。
陕西人,生下那天就知道,家门有一个最最著名的隘口:函谷关。
对于人类文明而言,影响最重大的是美国的坎伯兰隘口(Cumberland Gap)。
绝大多数的学生,都知道“北美十三州”。
但他们从来没想过,“北美十三州”为什么是这个形状。横亘整个大西洋,几乎就是美国东海岸。
从1620年~1748年,整整130年的时间,欧洲人的势力,被局限在“北美十三州”。始终无法染指中部美洲。
因为他们进不去,因为“阿巴拉契亚山脉”。
“阿巴拉契山脉”,长3200公里。横亘了几乎整个东部美洲。
从缅因州,一直到阿拉巴马。
如果阿巴拉契山脉不能克服,迄今美国就是一个大号的葡萄牙。
就这么点国土,面积80万平方公里。
天命幸运的是,在漫长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,美国人找到了一个低矮的隘口。“坎伯兰岬口”,上帝的开凿。
它是被一颗陨石,3亿年前撞出来的。
传奇性的探险家,托马斯·沃克发现了这个隘口。
美国的“西进运动”,从坎伯兰岬口开始。
无穷森林的肯塔基,
水草丰美的俄亥俄
农田田田田的田纳西
美国从此变成了大国。
Wilderness Road of Tennessee,Manifest Destiny.
六)结语
周穆王花费了一辈子,来寻找“巴颜克拉山脉”上的“隘口”。
很遗憾,我们知道,青藏高原是没有隘口的。
这个明星城市的调控,让人大跌眼镜!
这个强二线城市,显然是被低估了!番外
小心!这些地区的房子,买完就赔钱!
最近楼市比较乱,但翻来覆去还是那么几件事,银行停贷、利率上调、二手房指导、租赁住房……
房价有两个全世界一致的铁规律: 1、城市越扩张,中心区房价越贵。 2、十年内房价涨幅是固定的。但并不固定哪几年涨,有时候会每年连续涨或者跳跃增长。
水库房产微信大群目前是从1群到59群。1群又称元老院。主要是水库元老在里面。目前还有名额的可免费加 入的只有59群。大群
▲来源:证券时报
高层雷霆手段!未来三年,楼市大势已定!